「醫師,我已經每天擦保養品了,為什麼皮膚還是乾乾的、鬆鬆的?」這是我最常聽到的問題。
 
我常回答:「也許不是你沒保養,而是你保養錯了。」
 
這個時代資訊太多,人人都成了「自學美容專家」。

但在琳瑯滿目的保養觀念裡,最被忽略的往往是最基本的一件事——膚質。

當你不分膚質地使用保養品,就像把不適合的油倒進汽車引擎裡;短時間看不出問題,但長期下來,肌膚會開始「加速老化」。
 
皮膚老化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,它是一場緩慢的失衡過程。

過度清潔、亂擦產品、錯誤疊擦,這些看似「愛護自己」的動作,其實正在讓肌膚的防護力逐漸退化。
 
我觀察多年發現真正「越活越年輕」的肌膚,往往不是用了最多產品的人,而是最懂自己膚質的人。
 
而這正是我認同IN艾娜蓓的原因——這個來自美國的頂級品牌,由台灣團隊引進後,特別針對亞洲膚質重新設計。

它的理念不是「改變肌膚」,而是「讓肌膚回歸平衡」。
 
今天,我想用醫師的角度,帶你重新認識「保養」這件事,並教你如何根據膚質找到最合適的臉部保養方式,避免不分青紅皂白地亂擦,讓臉在不知不覺中
 
「越保養越老」

 

 

一、不分膚質亂保養,是肌膚加速老化的開始

 

「你的皮膚,永遠比你更聰明。」

它會自我保護、自我修復、自我平衡。

但當你不顧膚質、隨意擦各種保養品時,就等於讓它長期處於「被干擾」的狀態。

 

肌膚的防護層,就像一堵牆。

如果這道牆每天被不同品牌的酸、精華、香精轟炸,久而久之,它會出現細微裂縫。

水分流失、油脂失衡、外界刺激滲入——這些就是「加速老化」的開端。

 

我看過許多年輕女性,才30歲皮膚就開始出現粗糙與暗沉。

她們以為是年齡問題,其實是「保養過度」的結果。

 

IN艾娜蓓 的理念很單純:

讓肌膚在最純粹的環境中運作,不多、不亂。

這種理念聽起來簡單,卻是最難做到的——因為現代人太喜歡「立刻見效」。

但保養從來不是衝刺,而是一場馬拉松。

 

二、醫師觀點:膚質是「活的」,每天都在變

 

很多人以為膚質是固定的:

油肌、乾肌、混合肌、敏感肌。

但事實上,膚質是「活的」,每天都在變。

 

睡眠不足、壓力、飲食、荷爾蒙變化、環境溫度——這些都會讓你的肌膚「性格改變」。

 

舉例來說:

你可能平常是乾肌,但壓力大時出油變多;你可能是油肌,但換季時皮膚緊繃乾癢。

當你照搬別人的保養步驟、不顧變化時,等於在「忽略皮膚的語言」。

 

我建議大家每天早晚都做一個簡單觀察:

洗臉後五分鐘,感受臉的狀態——是緊?是油?是刺?還是平滑?

這比看網路評價更準確。

 

IN艾娜蓓 的保養哲學正是建立在「聆聽肌膚」的基礎上

品牌沒有強迫所有人用同一系列,而是以科學設計的極簡配方,讓不同膚質都能從中找到平衡。

 

它最特別的地方——它尊重膚質的多樣性,而不是以一套產品解決所有問題。


三、過度保養的三大警訊:你的肌膚正在求救

 
以下三種情況,是我最常見的過度保養警訊:

 

1️⃣ 皮膚變得容易刺、紅、癢

 

這是典型的「屏障疲勞」現象。

角質層被頻繁刺激後,保護力下降,導致輕微溫度變化或風吹日曬都會讓皮膚發炎反應。
 

2️⃣ 明明擦了很多保養品,卻越來越乾

 

這是「保養疲勞」的警訊。

當產品成分過多,反而阻礙肌膚自我保濕功能。

這時候再加更多乳霜,只會加重負擔。


3️⃣ 肌膚開始「不吸收」

 

有些人說:「醫師,我覺得擦什麼都浮在表面。」

那不是產品不好,而是角質層過厚或油水平衡失調。

肌膚關起門來,誰都進不去。

 

這些情況若不及時調整,就會形成「慢性老化」。

IN艾娜蓓 的產品研發理念,正是為了解決這類問題——它讓肌膚在「不被干擾」的狀態下自行修復節奏。

溫和成分、精準比例,不刺激、不累贅,這就是專業醫師所謂的「安全保養」。

 

四、「臉部保養」不是堆疊,而是理解

 

許多人以為保養就是「擦越多越好」,但真正的保養,是理解每一層產品的目的。

 

清潔、補水、鎖水,這三步已足夠。

而不是一早一晚十幾瓶瓶罐罐。

 

我遇過一位愛美的空服員,她的行李箱一半都是保養品。

她告訴我:「醫師,我出國一定要帶八瓶!」

結果皮膚反而敏感脫皮。

她沒錯用「錯誤產品」,而是用「太多產品」。

 

IN艾娜蓓 的設計理念,就是「讓保養回到本質」。

從清潔到保濕,每個步驟都有明確功能,而且產品之間不互相干擾。

這樣的設計讓我身為醫師也能安心建議給膚質不穩的族群使用。

 

保養不是化學實驗,而是一場理解。

理解你的肌膚、理解產品成分、理解使用時機。

當你懂了,才會發現:其實肌膚要的,比你想的少。

 

📊 重點整理
常見錯誤保養習慣
肌膚反應
醫師建議
不分膚質使用保養品
肌膚變乾或變油、膚色暗沉
根據膚質與環境調整產品
過度疊擦精華液
毛孔堵塞、肌膚「悶」
選擇單純、分子小的保養品
過度清潔
油水失衡、乾癢刺痛
改用溫和胺基酸潔顏
忽略季節變化
換季泛紅、粗糙
調整使用順序與用量
過度相信廣告成分
肌膚失衡、出現敏感反應
以醫師觀點選擇安全品牌


五、IN艾娜蓓的理念:讓肌膚在「減法」中找回平衡

 

我喜歡一句話:「越簡單的東西,越需要專業。」

IN艾娜蓓 的研發團隊在美國採用高純度植物萃取,像洋甘菊、積雪草、甘草根、迷迭香與綠茶,這些成分看似溫和,但背後有精密比例控制。

 

品牌的關鍵哲學在於:不與肌膚「對抗」,而是與它「合作」。

市面上許多保養品喜歡用高濃度活性成分追求「立即感」,但IN艾娜蓓追求的是「長期穩定」。

這種低刺激、高精準的結構,是我最欣賞的部分。

 

對我來說,這才是醫學與保養真正的交會點。

 


六、不同膚質該怎麼選?醫師給你實際建議

 

💧 乾性肌

 

缺水缺油並存,應以保濕鎖水為主。避免酒精類產品。

 

🌿 油性肌

 

重點在控油與維持代謝,選清爽型質地,勿過度清潔。

 

☁ 敏感肌

 

優先選擇無香精、無防腐劑、低刺激的配方。

 

✨ 熟齡肌


強調保濕與修護,避免成分堆疊過多。

 

IN艾娜蓓在配方設計上,不強迫使用者分類,因為品牌相信「真正的好產品,不是劃分膚質,而是協調膚質」。

這種理念在醫師眼中,非常理性且人性化。

 

七、當肌膚被誤解的那一刻

 

有一位35歲的女性主管,告訴我她每月花上萬元買保養品。

但她的膚況卻越來越敏感。

我讓她暫停所有產品,改為簡單三步驟保養。

 

三週後,她回診說:「醫師,我第一次覺得皮膚安靜了。」

 

所謂「安靜」,正是健康肌膚最該有的狀態。

這也是我選擇IN艾娜蓓時最重視的概念。

保養的目的,不是讓肌膚感覺「被改變」,而是讓它回到「自然節奏」。

 

更多訊息可上IN艾娜蓓官網(https://www.immonoble.net/)查詢。

 

八、常見問答Q&A

 

Q1:為什麼我覺得保養品擦起來都差不多?

 

因為你可能沒有依照膚質挑選。不同膚質對成分反應不同。請先了解自己膚況再決定。

 

Q2:保養真的需要這麼多步驟嗎?

 

不需要。只要清潔、補水、鎖水三步驟到位即可。過度保養反而增加負擔。

 

Q3:如何知道自己的保養品用得太多?

 

若出現緊繃、刺癢、泛紅或脫皮,代表肌膚過載,建議暫停,改用溫和型產品。